主题:工程项目数字化交付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项目数字化交付成为化工企业的主流交付趋势。工程项目数字化交付是承包商数字化、集成化协同设计的目标之一,也是建设单位对数字化工厂和智能化工厂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本次培训以安徽某氨法脱硫项目数字化交付为案例,介绍了数字化交付目标和方式以及设计、采购、施工各部分数字化交付内容。
主讲人:节能环保(大气)事业部 高龙 王鸿博
参加人员:节能环保(大气)事业部、热能科技事业部、公用工程设计部及其他相关部门
培训内容:
数字化交付目标
数字化交付是指以工厂对象为核心,对工程项目建设阶段产生的静态信息进行数字化创建直至移交的工作过程,涵盖了信息交付策略制定、信息交付基础制定、信息交付方案制定、信息整合与校验、信息移交和信息验收。
数字化交付完成后,用户可在数字化交付平台上及时查阅设计e、采购p、施工c等全过程文件,涉及了p&id、三维模型、设备材料表、设备附属文档、施工过程文档等文件,所有资料之间以特定命名作为识别号(如设备编号、管道编号、文件命名),并放置在合理的根目录下。
数字化交付内容
数据
工程项目交付数据包括工程对象的通用属性、工艺属性、机械属性、设计属性、可靠性维护属性、计量单位、采购订单号、备品备件等信息,数据范围涵盖了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全过程。
由于参与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单位较多,不同单位的交付数据形式多样,内容可能产生叠加,需去除冗余数据,按类库要求进行组织,设置正确的关联关系,确保正确加载至交付平台,才能实现有效的归类存储,供用户浏览查询。
文档
交付的文档属于非结构型数据,包括图形图片、图纸资料(如仪表回路图、产品合格证、安装操作说明书、关键调试过程记录等),涵盖设计、采购、施工、试车全过程,提交前应按数字化交付平台的文档格式要求,如.docx、.dwg等进行规范整理。
三维模型
交付的三维模型是对物理工厂的虚拟可视化表达,涵盖设备模型、管道模型、建筑模型、结构模型、电气模型、仪表模型,具体包括设备外形、接口、管道管件及附属仪表、建筑外形、路面、梯子、平台、电缆桥架等等物理工厂的实物对象模型。
为构建这些种类繁杂的立体模型,设计院使用的三维设计软件如creo、solidworks、pdms、tekla等多达几十种,并根据专业分类。每个细分专业各自设计工厂模型中的一部分,如管道设计软件、电缆设计软件、钢结构设计软件等。因此,需要将它们转化为交付平台要求的统一格式,并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工厂模型。
数据、文档、三维模型与“工厂对象”的关联关系
无论交付的是数据、文档或三维模型,它们都是以“工厂对象”为中心建立关联关系,这些关联关系像人体的血液和筋脉,将分散的“肌肉、骨骼”——数据、文档和模型连接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数字化虚拟工厂。
数字化交付总结
数字化交付的内容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设计、采购、施工工程信息,即数字化静态信息。这些信息在工程建设阶段主要掌握在设计院和施工单位手中。通过数字化交付,企业可以数字化掌握、管理这些工程数据,建立工程数据中心,再加上企业运营后的数字化动态信息——包括管理数据(erp、生产、销售、财务等)、运行数据(dcs、plc系统数据,如压力/流量仪表数据等)——“动静结合”,形成智能工厂的建设基础。
公司数字化交付能力
公司紧跟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拥有在执行数字化交付项目数个,已具备工程项目三维数字化工艺设计、数值仿真能力,交付资料严格满足《石油化工工程数字化交付标准 gb/t51296-2018》相关要求。
公司将数字化交付与工业化、工程化实施充分结合,利用数字化平台模拟工程项目实施全流程,优化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完善绿色智能制造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精细化经营管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