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发展将驶入快车道
根据发改委公布的《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低碳发展,通过各方面协同发展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几方面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强调。为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奠定了基础。
碳排放对我国环境影响越来越大,国家对于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关注度也有所变化。据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测算,若全国碳交易市场成立,覆盖的排放交易量可能扩大至30亿吨至40亿吨。
据悉,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阶段将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重点排放行业。建立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根据供求关系来确定碳排放权价格,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减排市场,达成中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提出的减排目标。此外,随着金融机构参与碳交易,这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碳金融市场,给市场增添更多的元素。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全球角度和长远发展来看,在低碳经济道路上,对所有国家来说面临着共同的起跑线,而关键在于在这条道路上的起跑速度。碳减排将是一个争夺新兴碳金融市场话语权的战略问题。
未来的市场活力主要体现在以碳排放为标的的金融创新。预计全国性碳排放现货交易的市场规模为12亿到80亿之间,而碳交易衍生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元,根据现已建立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经验,一旦全国性市场建立,ccers质押、碳期权合同、碳基金、ccers预购买权等金融工具将会迎来繁荣,并给市场带来更多的活力。
碳排放对我国环境影响越来越大,国家对于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关注度也有所变化。从通知的公布中可以看出,我国高度重视碳交易市场的发展,随着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成立,包括环保节能设备改造和环保服务、碳排放相关领域以及供碳捕捉服务或碳汇的相关行业将获得巨大市场发展机会。力图在将来的低碳经济战略中处于不败之地。
|